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,为积极响应国家”三下乡”号召,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,苏州大学青帆归港公益团(星火计划)太仓分队于7月6日前往苏州太仓市各社区点开展暑期社会实践。此次活动承载着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,力求以青春之力,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。团队成员们满怀热忱,期望将知识、技术与温暖送到基层,在实践中受教育、长才干、作贡献,用实际行动描绘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,书写属于当代青年的奋斗篇章。
【云端合唱,歌声共鸣】
音乐是跨越界限的桥梁,当旋律在云端响起,心与心便紧紧相依。近日,太仓市的孩子们与苏州市盲聋学校的同学们隔空相聚,共同唱响《世界赠予我的》,用纯净童声编织出一段温暖的音乐记忆。
屏幕两端,歌声交织成最动人的乐章。太仓市的孩子们在旋律中感受着特殊伙伴对音乐的热爱与执着,盲聋学校的视障孩子们则在集体合唱中收获了自信与快乐。没有视觉的阻隔,只有心灵的共鸣——这首《世界赠予我的》,既是孩子们对生活的赞美,更是少年们相互理解、彼此陪伴的见证。这场云端合唱,让爱与温暖在歌声中传递,也让孩子们懂得:世界的美好,从来都藏在彼此联结的真诚里。
【一纸温情,遥寄掌心的暖】
手工课上,志愿者们手把手教导社区小朋友们折叠五彩斑斓的千纸鹤。每一道折痕都倾注着孩子们的专注与爱心,每一只纸鹤都承载着对视障小伙伴的美好祝愿。孩子们还拿起画笔,为他们精心绘制了一张张关于“美好未来”的画——有的画上,太阳公公笑盈盈地洒下金光,小鸟在彩虹桥上叽叽喳喳;有的画里,小伙伴们手拉手奔跑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,气球带着梦想飞向天空;还有的画中,高楼和绿树交相辉映,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甜甜的笑容。
“希望你能听到花开的声音”“我想和你分享阳光的温度”,这些稚嫩而真挚的祝福语被小心翼翼地写在纸鹤翅膀上,也悄悄藏进了画作的角落。在这些手工千纸鹤和画作寄出后,视障儿童们的指尖触及那些凸起的字迹、分明的折角,以及画作上特意勾勒出的立体线条时,定会懂得:这不是普通的纸鹤、星星与图画,而是一群孩子用掌心温度,精心包裹的拥抱。
【指触“光明”,心植温情】
为让太仓市的孩子们更深入走进视障儿童的生活,感受到视障孩子与名眼人不同的生活状态,此次活动特别增设基础盲文学习环节。专业老师在线上细致讲解盲文的构成原理,带领太仓市的孩子们认识那些凸起的圆点——它们如何组合成字母、数字,又怎样承载着特殊群体认知世界的重量。指尖划过盲文点字板,孩子们尝试拼写自己的名字、家人的称呼。当小小的圆点在指尖留下独特触感,他们不仅学会了一项新技能,更真切体会到视障儿童日常学习的不易。这堂特殊的“触摸课”,早已超越知识传授的意义:它让孩子们在触摸中懂得尊重,在实践中学会包容,更在心中悄然播下理解与关爱的种子,明白世界的丰富,正源于每一种存在的独特价值。
【星火汇聚,照亮成长路】
歌声、指尖、纸张,串联起的不仅是一场活动,更是一颗颗懂得尊重与共情的种子。当星火微光汇聚,便成了照亮成长的星河——这或许就是“青帆归港”的意义:让每个孩子在联结中看见多元的世界,在善意里学会与世界温柔相处。
作为志愿者的小王老师说:“当明澈的童声与摸索的歌声交织成同一段旋律,我听见了比音乐更珍贵的东西—— 有些孩子用眼睛看音符,有些孩子用心跳数节拍,真正的音乐,住在心灵最柔软的地方。”
苏州大学青帆归港公益团(星火计划)的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,要特别感谢:苏州市盲聋学校的吴建东书记、校长,及校长室、校体卫艺教处、教导处各位领导、苏州市盲聋学校艺术项目负责老师,苏州市太仓市娄东街道娄江社区、裕珑社区、景瑞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各位负责人员,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团委的鼎力支持!本团队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,继续探索创新志愿服务模式。
一只只满载祝福的千纸鹤,正飞向需要关爱的角落;一颗颗服务乡村的赤子之心,必将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谱写更多动人篇章。这不仅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生动写照,更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勇担使命、奉献社会的真实缩影。
苏州大学青帆归港公益团(星火计划)实践团队供稿
图1景瑞社区孩子合唱
图2苏州市盲聋学校视障孩子合唱
图3景瑞社区孩子学习歌曲
图4团队成员在苏州市盲聋学校教唱歌曲
图5团队成员带孩子们叠千纸鹤1
图6团队成员带孩子们叠千纸鹤2
图7团队成员与孩子们
图8裕珑社区孩子们对视障儿童的美好祝福
图9裕珑社区的孩子书写盲文祝福
图10团队成员教授孩子们盲文
图11青帆归港—星火计划团队照片
图12团队成员与景瑞社区志愿者们合照